繆昌文,男,1957年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工,大學本科學歷,畢業于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東南大學教授、博導,現任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學術帶頭人。1982年2月自南京工學院畢業后進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作,主要從事建筑材料的性能分析與研究;1984年7月進入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所混凝土制品工藝室工作,主要研究混凝土制品的成型工藝;1986年1月作為訪問學者赴丹麥科技大學留學,主要從事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1987年2月回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工作,開展混凝土外加劑及高性能混凝土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先后擔任建材所副所長、所長、建科院副院長、院長。
繆昌文同志是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得者,江蘇省“333”工程首席科學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建設部特聘專家,被評為江蘇省首屆留學回國先進個人、南京市十大科技功臣,獲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江蘇省首屆創新創業人才獎和江蘇省勞動模范稱號。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多年來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結構工程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共承擔 包括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在內的各類科研課題 30余項,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 1項、一等獎 3項、二等獎和三等獎共 10項。獲得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 19項;出版專著 3部,發表學術論文 160余篇,其中被 SCI、 EI和 ISTP收錄 40余篇次。主持完成的“ JK系列混凝土快速修補劑”,可將混凝土路面修復通車時間縮短至 4~ 6小時;率先發明了第一代接枝共聚物混凝土外加劑;發明了混凝土自澆筑成型起就可分階段全過程自動測試混凝土收縮變形和早齡期毛細管氣壓的試驗系統,建立了水泥基材料的變形與開裂評價方法。對混凝土微結構形成理論、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機理等均進行了具有創新性的研究。 |